童年的粘馍馍优秀作文
粘馍馍,也不知道具体是不是这个称呼,因家乡的口音是叫做粘伯伯的,就是粘面里面包上甜甜地豆馅。是冬天里的一种食品。现在街头巷尾就有三轮车大声叫卖的,会引来不人来买上一袋子。因为这种食品自己加工起来很费事的。
记得小时,一进入冬天,家家就开始做粘馍馍,是不约而同的,有时一见面就问:你家做粘馍馍了吗?这成为快过年的一种仪式了,这是需要全家都要动员起来 的事情。男人磨米,女人做馅、做粘馍馍,然后男人烧火,因为一做就是蒸上几大锅,然后放到外面冻硬,再放在院子里的大缸里放着,以后吃就从缸着拿着热着 吃,都能吃到过完年。每每家家都蒸上粘馍馍之后,就快过年了。小时候我和姐妹们一见奶奶张罗着做粘馍馍,就知道快过年了,高兴着帮着忙,或是跑前跑后的在 忙忙碌碌地大人之间来回穿梭,经常被大人喊着别捣乱了,一边玩去。他们哪里知道孩子的快乐就在大人的繁忙之中呀。有的有老人的还为做粘馍馍选个好日子,那 就在几天前泡米,一泡就是一袋米的,有个三四十斤的,各户根据自家的人口来磨米,得够一家人吃到开春化冻之时。等米泡好了就推到村里的磨米厂磨细,有的为 了口感好一些,就让磨米的多磨上一遍,就会细腻很多。磨完之后不能立即做,要把面放在外面,尽量是通风的地方,把其中的水分吹干。面干之后再烀豆馅,或用 红豆或用白豆,我就最爱吃那种白豆的,白豆先用小磨把豆皮去掉,就剩下豆瓣,那们烀出来的豆馅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感觉美透了,不过这种做法很费事。那时 每家做豆馅都是一大锅的,烀好后再放糖,那时条件差,只能放便宜的糖精,一大锅的`豆馅只需一点就会很甜。那时我们孩子会迫不及待地看着大人拌好豆馅后,有 时等不及就用手抓上一把,到一旁吃去了,后边就是大人的骂声了,我们才不去管那些呢。
现在的孩子看来会很不理解,吃口豆馅至于这样吗。大人是怕馅少了不能做足够多的粘馍馍,那是一家人整个冬天的口粮啊。当时就那样的条件,每顿饭除了玉 米粥就是烀白薯,菜只有白菜和萝卜,吃肉只是过年的盼望,红白糖也是很少见的,只是端午节吃粽子时家家才买上一点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最好吃水果糖也只有过 年到别人拜年时才能得到个一两块,那时让我们的舌头碰上一点甜味就美得不得了。说得有点离题了,接着说做粘馍馍的事。
等把磨面、烀馅的事情做好了,女人们用大盆和面,大盆放馅,再摆张桌子,放上大蒸屉,然后都盘腿做有炕上,边说边笑一个个做出来,这种粘面是不用擀皮 的,只用手一抓适当大小的面一团一,只有经验丰富的才会一般大小,放在手心中按成手掌大小的圆窝窝,取些豆馅放在中间,然后双手把馅包在里面捏紧,不能露的, 最后成型,用双手一团一成个尖塔式的,外形类似于窝头,不过底部不是空的。快摆满两屉之后,男人们便开始架火蒸了,一锅蒸两屉,省时省火。我们孩子也在周围帮 着添些个柴禾什么的,一会儿就看着大气从锅的缝里冒出浓浓的白气一直升到屋顶。每这时,母亲总是给我猜谜语:锅台上有棵大树,搂也搂不住。呵呵,那就是锅 里冒出来的蒸气呀。
当时最期待那揭锅那一刻了,带着馋相的孩子都把锅围起来了,等大人把锅盖一拿开,更多的白色蒸气扑面而来,那香气也快速的钻入鼻孔,恨不得马上吃到又 甜又粘的粘馍馍,但现在不行,会粘一手的,等大人把屉放到院子冷却一下,一会粘馍馍表皮就凝上一层亮亮的硬皮,此时不太烫手也不粘手,我们孩子每人举着一 个大吃特吃,大人也会一手捡一手忙着往嘴里放上一个,一大年了,往往是吃上第一口才叫鲜呢。大人也只吃上一个就忙着把粘馍馍捡下来,放到平木板上晾凉,我 还记得奶奶没有那么多的木板,奶奶就把废的门板上摆满了,那门板上留下了一个个圆圆的印迹。等凉透了之后再放到院子里的大缸里摆好,这个我们孩子是会干好 的,当然不忘一边干一边吃,这时大人是不会骂的。
以前我记得我一顿能吃上五六个粘馍馍的,可如今却也只吃上一两个,是生活条件变好了,那种甜的、粘的对舌头再没有吸引力了,也是现在各种食品的口味把舌头都变刁了。以前只是接触玉米粥、白菜和萝卜的味道,换一种味道自然备加受一宠一了。
忽然想回到从前,去品尝一大家子忙乎出来的粘馍馍,那盘在炕上三五个做在炕上做粘馍馍的情形、那白白的、温暖的蒸气充满了整个厨房,一屉屉摆满了尖尖 的粘馍馍,还有灶膛里红红的火苗,大人高兴地、轻快的迈着脚步捡着粘馍馍,大声地哟喝着:这个大缸满了!不亚于秋季丰收的喜悦……这些不会再出现了,只是 会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感觉到一家人的温暖、亲切。
现在依旧有粘馍馍吃,但是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来,那里面有童年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