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忆作文

时间:2023-12-05 13:44:19
【精选】春节记忆作文六篇

【精选】春节记忆作文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记忆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记忆作文 篇1

时光如飞箭,转眼间,春节就又到了,说起春节,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饺子和放鞭炮了。

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味道鲜美,形态各异,有方皮的,有圆皮的,有肉馅的,有素馅的,不过,不论什么样的饺子都得包,我可是个包饺子的小能手,不管什么样的饺子我都会包。

放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炮的造型各异,各自有不同的本领。我们先来说说大盘炮,它的本领是狂轰乱炸,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点燃引线,然后赶快跑到一边,过了一小会,只看那盘炮周围的空中,已经炸出了密密麻麻的金色火花,再仔细一听,噼里啪啦的声音连绵起伏,不绝于耳。除了大盘炮,还有一种相对小巧的炮,名叫火箭炮,它的本领是一飞冲天,燃放的时候,把它捏在手中,点燃引线,过了一会,你会感到手中一热,火箭炮“啾”的一声冲上了天空,紧接着,一声炸响响彻天空,回音不断。炮的种类太多了,估计我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我就只能先介绍这两种喽!

我们的春节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春节记忆作文 篇2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可从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最让我喜欢的是收压岁钱和放鞭炮。

每年春节长辈们都会给晚辈们压岁钱。压岁钱使我们发了一笔小财,我们用这些钱可以买学习用品,也可以用来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就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放鞭炮是一项有趣的环节,第一次放,是贴完春联后的”开门炮”。等到0点时,放一次鞭炮,代表着迎接新年。不过也要注意安全,这样才能过个安全快乐的新年。

希望同学们过一个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新年。

春节记忆作文 篇3

过大年压岁钱 一个字爽

爆竹声声辞旧岁,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春节。春节,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打爆竹,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除夕夜守岁,据说是为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春节那几天,家家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大人们忙忙碌碌,小孩们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除夕那天,天公很作美,在连续的阴雨天气后终于放晴。寒假里每天都起床很晚的我,那天却起得格外早。因为,想想新衣服,想想压岁钱,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在凌晨的睡梦中,我笑着笑着就醒了,一醒了便再也难以入眠。我干脆一骨碌穿衣起床,吵着磨着爸爸妈妈早点起床去奶奶家。因为今天不仅是过年,关键是还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压岁钱。

一到奶奶家,没想到大伯家和叔叔家也刚好到了,于是大家互相问好,我把早已准备好的祝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一遍遍说过去,一个个压岁红包装进了我和堂妹堂哥的口袋。我想:现在各家生活都好了起来,一过年,我们小孩的口袋也跟着鼓了起来。

打爆竹放烟花 一个字乐

除夕夜,当大人们还在喝酒聊天时,我们小孩早就溜下桌子去玩爆竹了。我和妹妹用压岁钱买了许多的爆竹玩,每当我在门前街道上点燃爆竹时,七岁的堂妹总是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的,躲得远远的,十分害怕。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放鞭炮,这句话用在此时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爆竹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噼哩啪啦的,热闹非凡。点燃的爆竹在空中、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

正当我和堂妹玩爆竹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从杭州回来的堂伯来了,我和妹妹赶紧跑过去说:大伯,新年好!大伯说:看,我给你们带来的新年礼物,啊!原来是烟花和爆竹,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和妹妹迫不急待地把烟花摆在门前的道路中间,点燃引线,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朵朵鲜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远处的高楼也依稀可辨,随着一朵朵璀璨的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阵惊喜的欢呼声;烟花在空中飞舞,光彩夺目,绚丽多姿,一会儿象孔雀开屏,一会儿象飞龙在天,一会象大鹏展翅,一会儿象银河飞瀑&&,好看极了!

其中一种名叫降落伞的烟花,特别好玩,当点燃的引线烧完后,会从烟花的底部喷口喷出一团火花冲向天空,砰的一声,火花炸开了,一个降落伞从空中飘下,我跑过去接住,看着这完好无损的降落伞,心想:如何把这降落伞再废物利用呢?如果在降落伞上再连着一个

鞭炮会怎么样呢?说动手就动手,我找来了一些线和废纸,把鞭炮包在纸里,用线和降落伞连起来,然后跑到二楼的阳台上,点燃鞭炮后向下抛,只见鞭炮在空中随风慢悠悠地飘荡,突然,砰啪,鞭炮在空中炸响。

哈,太有意思了!妹妹在楼下高兴得手舞足蹈,哥哥!太好玩了,再来一个!。我不禁为自己发明的新玩法而兴奋不已。我想:不管干什么事,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除夕夜看春晚 一个字喜

在我和堂妹放完烟花爆竹后,大人们也已吃完年夜饭,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自己家中,早早地打开电视坐到床上,准备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妈妈在床头柜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零食。想到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零食的那种甜蜜的感觉,心里的那种兴奋啊,甭提了!在我们的焦急等待中,春晚终于开始了。

一个大型的舞蹈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表演者那优美、婀娜多姿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赞叹不已!接下来还有几首歌曲,男女演员的婉转歌喉、悦耳动听。终于,我最喜欢的歌星周杰伦出场了,他用独特的歌声演唱了他自创的歌曲《兰亭序》,我还随着他的节奏在床上摆动起来,惹得妈妈怨声载道。赵本山、小沈阳等人表演的小品《同桌的你》让我们全家笑得合不拢嘴。

但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魔术《大变活鱼》,场上有一缸金鱼、一幅画和一个水族箱,魔术师先要让金鱼听他的话,我当时根本不相信,可是金鱼真的听他话,魔术师说什么,金鱼就做什么,太神奇了!之后,他还说要把画上的金鱼变到鱼缸里,全场的观众都说不信,可是当魔术师说张开你的眼睛,不要眨眼时,画上的鱼居然动了,慢慢地游进了水缸里,天啊!这是真的吗?让人无法相信啊!我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真是太厉害了!魔术明明是假的,可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真实,这也许就是魔术的神奇之处。

春节记忆作文 篇4

在祖父祖母的眼里,春节是粮站发钱、发稻;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春节是新衣服、新书包,一只鸡腿儿,一碗新稻;在我的心里,春节是喜庆,是那“嘭嘭”作响的鞭炮。

还有二十二天,就过年了,现在回忆过去,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摔在地上就响的“小金鱼”。小时候,有一次过年,就是那串鞭炮。哥哥拿着那串鞭,一步步向我逼近。那时我还小,光是听到爆炸声,就会吓得够呛,眼看它就要炸到我了,我一着急,转身去找妈妈。结果蹭到了火炉向外延伸的火。鲜血汩汩的流出来,连肉都差点烤熟了。那串鞭成了我永恒的记忆,我忘不了那填着我的火。从此,我得了“春节恐惧症”,一到春节,就会有爆竹。所以,我喜欢闷在家里,喜欢成为“宅女”,就是这个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我克服了对它的恐惧,渐渐开始对这小东西感起了兴趣。“小金鱼”步入了我的视线。我扔着一个个摔炮,发泄掉不满的情绪,“嘭嘭”的响声没能吓到我,我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现在,只要哪里有“嘭嘭”的响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提醒一下“注意安全!”,这,便是我的春节记忆吧。

春节记忆作文 篇5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

春节记忆作文 篇6

终于放假了,春节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假期一样,我非常期待,但是过了春节以后我又长大了一岁。

在超市商场里边,到处都是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非常多非常多的东西包装都是红颜色的,年味儿非常浓。买年货的人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在超市买了一副春联,还买了3对窗花,我非常想买那只红嘟嘟的毛茸茸的小羊,但是爸爸说我的玩具太多了,不能再买了,我心里非常不舒服。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回老家了,在老家的集市上一点儿也不亚于超市,一会儿一个鞭炮的响声,到处都是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好不热闹。下午爸爸的朋友送来一三轮车的烟花,我帮忙搬着,烟花的种类真多,有“大财元宝”、“一鸣惊人”……。我好期待晚上。到了下午4点多钟,村里想起了鞭炮声,烟花声,我就嚷嚷着爸爸赶快放烟花,爸爸说放这个是有规矩的,要等吃了饺子才能放的,我快速跑到厨房喊奶奶赶快煮饺子。终于可以放烟花了,爸爸把烟花固定好,开始放了,哇,好漂亮,五彩缤纷,天空跟开了花儿似的。

放完烟花以后,长辈们开始给我发压岁钱了,我把所有的压岁钱放进了我的钱包。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还在梦中就被鞭炮声惊醒了,睁眼一看才6点,哎,该起来磕头了,我们老家的风俗,起床以后我跟着爸爸妈妈姑姑一起给爷爷奶奶磕头,还说着新年好,新年吉祥,这样就可以了。随后就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放鞭炮、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些小饰品一起分享了。

春节假期的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快,但是我过的非常愉快,相信非常多小朋友跟我一样,在这儿我祝大家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精选】春节记忆作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