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中秋节
不一样的中秋节19月的月亮越来越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大家忙着走亲访友,而我却结结实实地病了三天。
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我家也不例外。望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我却无法下咽。姥爷安慰我说:“我小时候兄弟姐妹很多,家里又很穷,没有月饼,就用糖饼代替。一屋子的孩子围在一起等着糖饼出锅。新出锅的糖饼冒着热气,香气扑鼻。咬一口,甜到心里。”
姥爷的话题打开了爸爸的话匣子:“我小时候可盼着过节呢!爷爷奶奶发给我们一人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小块月饼和几颗糖。记得那次你大伯很快就吃完自己那份,便眼巴巴地看着我和你姑姑的。一会儿呢,我也把自己那份吃完了,我们俩就虎视眈眈地盯着姑姑的。姑姑就会把她自己的那份分给我俩一些。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趣。”
姥爷和爸爸的话勾起了我的兴趣,但我觉得还不过瘾。我想起了全家最会讲故事的姑父,于是我微信采访了在地球另一端的姑父。
姑父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我小时候的中秋节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每次吃月饼时,我只吃皮,不喜欢吃陷。但是让我感兴趣的是月饼里的故事和文化。相传元朝末年月饼里有一张方形的小纸片,这纸片其实是一封密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就是告诉人们在中秋节那天揭竿起义,杀掉鞑子兵……”
我听得津津有味,忘了嗓子的疼痛。
虽然这个中秋节我没有吃到月饼,但我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的中秋节,我也“品尝”到了不同滋味的月饼:有甜蜜的,有分享的,有文化的,但都离不开家的味道!
不一样的中秋节2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名月夕,秋节,仲秋节。今天是中秋节,这个中秋节我过的可有意义了。为了这个节日,我早早的起床了。我们今天要去当义工。给偏远山村的孤寡老人们送爱心,我们义工给这些爷爷奶奶带去了日用品和慰问品。
一大早,我们驱车直奔花纹,好不容易到达第一个目的地。我一下车就连蹦带跳地冲到后备厢,拿出礼品,走进了爷爷奶奶的家里,向爷爷奶奶们问好。我小心翼翼地把礼品放在桌子上,坐下来陪爷爷奶奶们聊天,有的叔叔阿姨还帮爷爷奶奶们打扫卫生、捶背,爷爷奶奶们心里可别提有多高兴了。
匆匆告别爷爷奶奶,我们又直奔下一个目的地。来到一个奶奶家,我们一下车,有这么多人来看她,奶奶脸上立刻露出了欢喜的笑容。我高高兴兴地向奶奶问好,并祝福她中秋节快乐。奶奶激动地握住我的手,用一种我听不懂的方言回应我。听大人说,奶奶在和我问好,并夸奖我,我可高兴了。
我们吃过午饭就匆匆忙忙的赶去下午的活动现场,下午的活动在沃尔玛购物广场举行。这是一场公益活动,要给一群留守儿童捐款,现场收到捐款整整5000元。我为自己能尽一己之力帮到他们,而感到高兴。
这个中秋节让我明白,和那些山区里的留守儿童相比,我们简直太幸福了,所以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不一样的中秋节3中秋节快到了,妈妈建议我过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做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这是干什么用的,又该怎么做呢,我心里充满了疑惑。
晚上放学回到家,妈妈让我拿出两张A4纸,用双面胶黏在一起,妈妈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手抄报的样式让我看。哦,我知道了,手抄报就是自己做一份报纸呀!平时看到爸爸妈妈看报纸,总觉得做报纸的人很神秘,不知道他们用什么办法做成了那么多人喜欢看的报纸。现在我要亲手自己完成一份报纸,这太让我兴奋了。
妈妈告诉我,要想一份报纸吸引人,首先要设计版面,就是计划一下哪里该写字,哪里该画画。参考网上的样式,我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份报纸。既然是中秋节,一定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先写上“中秋节”几个大字,在旁边装饰些云朵,我平时最喜欢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了,这个当然必不可少,再画上可爱的小玉兔,对了,可不能少了中秋的一轮明月呀,还有香气四溢的桂花。
好了,版面设计好了,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这个可以写上,又在网上找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作为小知识也可以成为报纸的内容,我又找到了陈毅和李朴关于中秋的诗歌,还找了一篇很优美的中秋散文,最后我在我的第一份手抄报上写上了我的祝福:月圆家圆人圆事圆圆圆团团,国和家和人和事和和和满满,祝大家幸福,和气美满,合家欢乐!
这就是我的第一份手抄报。
不一样的中秋节4“啦啦呀,啦啦呀!这是个快乐的中秋呀……”我跑着跳着唱着自己编的歌,我觉得这个中秋真是快乐的,别人用钱享受快乐和幸福,我可是用劳动享受快乐和幸福。
看!我迫不及待的把鲜美的肉和骨头送进来宝的嘴里,看它多爱吃呀!它可等不及了,一点都不细嚼慢咽。前一秒肉还在我手上,后一秒就进了来宝的肚子,它可真贪吃啊!
看!我喂完了来宝,看到地上铺满了掉落的白果,我豪不犹豫的拿起扫帚,干起活来,“嘿咻,嘿咻!”我把铺满白果的水泥地扫得多干净!
我先在池子里摸一摸,“咦?摸到了!”我拿起它左看看右看看,“菱角耶!”菱角的三个角上是青色的,其他地方都是朱红色,摸上去刺刺的,糙糙的。
我又去摘柿子!“jump!jump!”够不到,“jump!jump!”终于够到了!这个柿子又红又大,看起来就很好吃!
哈哈!又开始帮爷爷摘豇豆,豇豆红里夹着丝丝的绿色,这是我最爱吃的紫豇豆!带到南通可以享用好几天呢!
中午饭做好了,我给大家到土灶的锅里铲大家都很爱的锅巴!满满一大碗,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真开心!午饭真丰盛,有鱼有虾,有自己长得芋头,还有扁豆饭……
下午,我要回南通跳舞了!奉上上周周末去“map图餐吧”做的手工月饼图。当时我认真听老师讲授做月饼的要领,自己按照要领做出来的月饼怎么样?今天晚上的团员月饼就是这个啦!
这样,今年这个难忘的中秋就像月饼吃掉一样过去了!
不一样的中秋节5呀!盼望已久的中秋到啦!爸爸说,晚上带我和妈妈去公园赏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举酒邀月公园中。我们一家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摆上各种各样的食品,有我喜欢吃的肉松月饼、烤羊肉串、水果和饮料。吃着香脆的月饼,抬头仰望天空,我发现了刚刚在东方升起的那个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仔细看,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隐隐约约有人活动,就好奇地问爸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爸爸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美丽传说。
这一夜,我还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爸爸说: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 ……此处隐藏2823个字……起了关于中秋节的各种故事。我们每人都讲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讲的是嫦娥奔月、赵天泽讲的是后羿射日、徐语彤讲的是吴刚伐桂、段懿宸讲的是玉兔搅药。讲故事的人讲的是绘声绘色,听故事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生日蛋糕被服务员推了进来,我们一起为徐语彤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徐语彤许了愿,吹了蜡烛,大家品尝了蛋糕后,听说海底捞里游乐场正在举行中秋节的游艺活动。我们迫不及待的都跑了过去。原来这里在举行在拼月饼比赛。我们一起合作用乐高积木拼了一个中秋节的大月饼,最后还给上面添上了各种装饰花。这个乐高月饼看上去很香,我真想咬上一大口。我们还一起玩了中秋节的装扮游戏,太有意思了。
这个中秋节我过的特别开心,希望明年我还能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过中秋。
不一样的中秋节12往年的中秋,我都总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赏月,而今年呢?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那就是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玉米。
上午的天空一直阴阴的,直到中午天空才开始放晴,我和爸爸妈妈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奶奶做了可口的饭菜,正准备开饭,却见爷爷、伯伯、叔叔急匆匆地出去了。我忙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是收玉米的车来了,说完他也跟着出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收玉米,觉得特别新鲜,随便吃了两口饭,就趁妈妈不注意,悄悄地窜了出去,撵上爸爸,让他带我一起去看看。
坐上伯伯的摩托车,一会儿就到了玉米地里。高高的玉米成片成片的,清风吹着,它们对我含笑点头,好像在说:“丰收了,丰收了,快把我们带回家吧!”
玉米地头已经有一辆好高好大的收割机在等着我们了,这个大块头穿着一身红衣服,威武极了,大块头有个又宽又大的大嘴巴,爸爸说它的大嘴巴能把高高的玉米杆齐齐地剪断,然后吞到肚子里,把玉米剥下来。再看大块头的头顶,还有一个长长的传送带,那就像是它的肠子,会把肚子里剥下来的玉米传送到头上的“大脑仓库”中,最后,把“大脑仓库”中的玉米倒出来,装到我们自家的三轮车上,我们就可以把玉米带回家了。
爷爷说我细皮嫩肉的,怕晒着了,就让我躲在树荫下面看着,我乖乖地坐在地头的大树下看着大块头工作。大块头可真能干,不到半个小时,地里的玉米就让它给吃完了,爷爷、伯伯、爸爸和叔叔都忙着往自家车上装,我也坐不住了,急着把掉在地上的玉米捡起来,也往车上撂,一定要颗粒归仓啊!不一会儿,所有的玉米把三轮车堆成了一坐小山,我坐在高高的玉米山上,哼着小曲,原来丰收的喜悦是这样的啊!
不一样的中秋节13农历八月十五日的夜晚,皓月与往常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之上,给原本热闹的中秋之夜增添了几分幸福感。中秋节这天,所有人如同月亮般团团圆圆的,全家在一起同享这美好的夜晚,在这温馨的夜晚,我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与往年的中秋节一样,我与爸爸妈妈一家人在一起过中秋,摆在我面前的是一顿丰盛的中秋大餐,原本就饿了的我自然禁不住这大餐的诱惑,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正在这时,我发现妈妈的头上已经是大汗淋漓,看着妈妈,陷入了沉思。
中秋大餐被我们一家人风卷残云般的“争夺”之后,我挡住了妈妈将要收拾碗筷的脚步,笑道:“妈妈,让我来帮你洗脚吧!”
我的话语着实令妈妈一惊,我又接着说:“儿子帮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难道很奇怪吗?”妈妈听了我的回答,脸上乐开了花:“好,好,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了!”
事不宜迟,我连忙去拿洗脚盆,倒上渗杂了少许冷水的洗脚水,我帮妈妈脱去鞋袜,将她的脚放入水中,我用毛巾不断擦着她那已经长了老茧的双脚,我抬起头望着她,不经意中发现她眼神中的欣慰之色以及刻意隐藏的泪水。
妈妈也看着我,我们两个对视着,谁都不愿意让这中秋之夜如此快地过去,我们都希望时间能够停顿,永远定格在这幸福的时刻。
在一旁的爸爸脸上则是有少许不满:“儿子,你只帮妈妈洗脚,怎么不帮我洗啊!”此时的爸爸就像一个小孩子,逗得一家人开怀大笑。
我抬头望着窗外的满月,仿佛在这月亮之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我开心地在帮爸爸妈妈洗脚,我看着月亮,不禁赞叹道:“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我相信,在这中秋之夜,我体会到的不止是中秋节的热闹情怀!
不一样的中秋节14“中秋月圆家团日,有人欢喜有人忧。”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秋,家家都会赏月,吃月饼,团圆在一起,其乐融融。我们都有温馨的家,而那些背井离乡打工的人或许在中秋之夜更多的是忧伤与思念。
去年中秋,妈妈带回来一盒昂贵的月饼,看着就令我馋涎欲滴,两眼发直。妈妈打开包装,取出一个,我带着期望的眼看着她,谁知她二话没说,拿着月饼出了门。我顿时愣住了,对妈妈这异常的举动奇怪不已。于是我跟着她出了门。妈妈走到楼梯口突然停住了,身旁站着一位老奶奶,她一脸皱纹,满头的银发,衣着俭朴,牙也全掉光了,她是我们楼层的社区清洁员。每周都会来清理楼道垃圾,保持干净环境,由于年龄已高,动作迟缓,却很努力的工作,一点污渍也不放过,这对于一位老人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呀。妈妈笑容满面的走上前,递给老奶奶那个月饼,说:“谢谢你忙里忙外的为我们这幢楼做清洁,这是一份感谢。”那位奶奶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拒绝妈妈的好意,但在妈妈再三坚持下,她含泪收下了。接着她用乡下话讲起了她自己的生活,原来她有两个儿子,经常因为公务的繁忙没空陪老人,这个中秋老人又要独守空屋了,现在有了妈妈的月饼,老人或许在中秋之夜能拥有一些温暖,获得一份慰藉。老奶奶带着感激与妈妈告别。
妈妈回到家告诉我:“我们无法给予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家,但能给予他们像一个月饼一般的温暖。”这也成了我们家每年中秋独有的风俗习惯。
不一样的中秋节15月亮每年能圆12次,但只有一次月圆叫中秋。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以前,每年过中秋节,都是和家人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可是这次我们家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是什么小意外呢?原来是我收到了故事广播的邀请,参加包河区主办的中秋诗词晚会。
中秋节那天傍晚,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演出现场——包河公园。一踏进这里,就发现今天的包河公园格外热闹,清风阁下搭建的舞台绚丽夺目。好多和我一样的小演员都在紧锣密鼓的彩排了。夜幕降临,华灯初亮,月亮也慢慢爬上了树梢。它是那么圆,那么亮。它照亮了清风阁,照亮了舞台,也照亮了观众和演员的脸庞。
主持人用庄严的声音宣布:五彩纷呈的晚会,现在开始!小朋友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儿,有的表演跳舞,有的表演唱歌,还有的表演朗诵……终于到了我们的节目了,朗诵金波的《我们爱祖国》。我们整齐的表演,自信的笑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想到今天的所有演员都是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来参加这次的中秋晚会。正是有这些人的奉献,才有这场精彩的演出,我又想起远在边疆守护我们的战士,他们也是在中秋佳节不能和亲人团圆。此刻,我多么希望今晚的月亮能做一位亲情的传递员,把他们的思念传递给他们牵挂的人。
不是每一个团圆夜都能团圆,不是每一份思念都能有回应,今天的分离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多么不一样的中秋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