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通用7篇)
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1
汉光武帝时期,会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几天之内就死了一万多人。面对这种惨景,县令钟离意寝食不安,他不住地责备自己:"百姓遭难,我无法解救,还算什么父母官!" 钟离意不顾被感染的危险,一家又一家地去慰问病人和家属,并下令用重金招募医生研制新药。几天之后,新药研制出来了,就是不敢马上给病人喝,因为其中有几味有毒的.草药,不知会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这时钟离意说:"这不是很简单吗?让我来试就是了。"说完,不顾大家竭力阻挡,伸手夺过药就喝了下去。他喝过之后,没有中毒的迹象,于是药就被分发了下去。很快,瘟疫被控制了,钟离意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2
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的父亲曾经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但是父亲说:“如果这些石头可以搬走的话,那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他也就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哪里搬得完呢?”有一天,父亲进城买马去了,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她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就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的时间,我们就把石头搬光了。因为它们并不像父亲想像的那样,是一座座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的。"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3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创刊时,前景并不被看好。杂志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发行量,决定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百人把自己摆在黑人的地位上,换一个角度思考黑人的处境问题。他想,如果能请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利诺来写这样一篇文章,结果将会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不管是对杂志的发行量还是对黑人问题来说都是如此。于是,他给总统夫人写了一封言辞非常恳切的信。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她太忙,没有时间写。但是约翰逊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又给她写了一封信,结果还是被回绝了。 以后,每隔半个月,约翰逊就会准时给总统夫人写一封信,言辞也更加恳切。
后来,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约翰逊所在的芝加哥市,会在该市逗留两天。约翰逊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给她发了一份电报,请她在芝加哥期间抽空给《黑人文摘》写篇文章。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罗斯福夫人吧,这一次她没有拒绝,她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寄给了《黑人文摘》。消息传出后,全国都知道了。一个月内,《黑人文摘》的销售量就从2万份激增到15万份。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4
在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5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据记载,当时英国有个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云南美洲游历,第一次见到番茄,就被它艳丽的色彩所深深吸引,于是就把它带回了英国,作为稀世珍品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示对爱情的'忠贞。此后,番茄便有了"爱情果"的美名。
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人冒险吃了番茄,从此知道了它的食用价值。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番茄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于是他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壮着胆子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6
最近一段时间,邓飞正忙着筹备申请他的第七个专项基金——中国儿童安全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女童保护,防止女童被侵害。
在过去的两年内。邓飞先后发起成立了六个专项基金:微博打拐基金、免费午餐基金、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让候鸟飞基金、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暖流基金。
中国没有谁能像邓飞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促成如此多的公益基金。
在做免费午餐基金之前,邓飞是一个调查记者,供职于香港的《fount周刊》。从事调查记者十年,他写过一些颇有反响的报道,在媒体圈获得了一定知名度。自2011年4月在贵州一所小学发起免费午餐之后。更多的贫困地区学校竞相向他表达诉求,更多的资助也纷纷向他聚拢,他不得不由一个专职记者转变为专职公益人。很快,他的能力和才华,在曾经全然陌生的公益领域展露无遗。
每次,邓飞发起一个倡议,都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来自全国的知名媒体、当红影星、企业和企业家,都信任、支持他,或捐钱,或赠物,或提供平台。邓飞表示,自己要成立一个“大客户部”,以管理这些提供大额资助的企业和企业家。
撬动大企业
去年,邓飞和他的公益团队有了独立而固定的办公室。办公室位于北京复星国际中心一层。
免费午餐大获成功后,吸引了众多大企业和企业家的关注,募款变得容易起来。今年上半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便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食用油,用于支持免费午餐。一年前,中储粮已经为免费午餐捐赠过价值100万元的食用油。
免费午餐刚启动时,邓飞曾在微博上探讨通过微博进行公益拍卖的可行性,并联系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后来,阿里巴巴为免费午餐的淘宝店免去了入驻淘宝商城的佣金。并取消了销售商品类目的限制。
2011年9月,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的微博粉丝超过400万,之前他曾承诺,每增加100万粉丝,就捐出100万元。按照承诺,他得捐出400万元。最终,他选择了4个公益项目,各捐100万元,其中就有免费午餐。而此时,免费午餐成立不过5个月。
“免费午餐以后,我经常去很多场所,见到一些人。他们听说我是邓飞,很惊讶,他们说做不到的事情,我做到了。然后我就跟他们讲自己需要哪些帮助。”邓飞向企业家募款,从没碰过钉子。见到新浪ceo曹国伟时,邓飞直接提出请求,“我要到处飞,需要机票支持。”曹国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后,不管邓飞飞到哪里,机票钱都由新浪出。
在光线传媒出品的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创纪录地破12亿元后,邓飞见到了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他问王长田,光线传媒赚了多少钱,王长田答3亿。“我就说,那你给我们捐赠100万吧。他答应了。”在之前举办的“美丽童行慈善之夜”上,王长田已为大病医保项目捐赠了近百万。“我们准备在今年的年会再让他捐。”邓飞开玩笑说。
跨界合作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王振耀曾高度评价邓飞的免费午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一个绝无仅有的成功,显然不是透明、专业等词汇可以简单概括的,它其实更多得益于邓飞的策略。
如今,免费午餐已与邓飞个人划上了等号,而一个几乎被忽略的事实是,在免费午餐创办之初,邓飞曾联系500名记者、22家媒体共同推动。身为记者,邓飞了解媒体的力量。当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媒体都集中报道一个项目时,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会瞬间爆炸开来。
合作,在邓飞后来成立的基金里有更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合作的对象已经跨越媒体,跨界合作成为主要方式。
“2012年做儿童大病医保时,开始发生变化。我的发起人由记者变成了总编辑。然后实现了跨界。”邓飞说。在儿童大病医保发起人名单上,既有《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华夏时报》总编水皮、《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晶报》总编胡洪侠等媒体大佬,也有著名主持人张泉灵、邱启明、赵普、华少,更有复地集团董事长张华、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等企业家。邓飞还邀请了两位著名学者担任顾问,一位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我只是在他们边上做点吆喝,站台。”许小年说。
这些来自各界的大佬在微博上的粉丝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为邓飞的公益基金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免费宣传。这一点,邓飞毫不讳言,“我们要联合的就是优势资源。”他认为,跨界合作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要什么有什么
过去邓飞利用微博和qq群传播他的公益活动。现在则是微博和微信。“微博的社会面大,我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于它。每次我要做什么,一声请求,无数的人统统蹿出来了。”在邓飞眼中,微博就好比一个人、财、物的海洋,在里面打捞完资源之后,再在微信里进行加工。由他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都有专门的微信群。
微博让邓飞感觉如鱼得水,他做调查记者时无力改变的事情。在微博上却可以推动。微博既是邓飞结交各色人物的地方。也是他调集资源的地方。他就像个统帅,在微博这个中军帐里发出倡议。“捐款账号在微博上一公布,马上就有人捐款;需要志愿者了,在微博上一公布,马上就有人响应。我很幸运,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他说。
5月27日,邓飞和李彦宏等人共同启动“公益一小时”活动。“公益一小时”由百度和百度联盟发起,活动期间,网民只需登录百度首页,搜索“公益一小时”,点击送祝福,百度联盟与中国平安就会以网友的名义为大病医保捐赠3。75元。一小时内,超过58万网民送出了祝福,百度和中国平安联手捐赠近220万元。去年,“公益一小时”为免费午餐筹集到108万元。
在这之前。邓飞早已玩转“微博公益营销”,一些大企业纷纷找他合作。2012年年底,苏宁易购开启“一爱到底”公益营销:每转发一次,苏宁捐赠一元;每购买一件电器,苏宁也捐赠一元。活动上不封顶。根据苏宁易购和邓飞签订的协议,该活动募集的部分善款将捐赠给邓飞的四个基金。邓飞信心满满地在微博上卖力高呼,“拼下1000万转发量!”最后,销售商品达835。7万件,微博转发达63万次,苏宁易购向邓飞捐赠200万元,其中,微博打拐20万元,免费午餐40万元,大病医保40万元,让候鸟飞100万元。
在微博和网络的助力下,自2011年4月正式启动至2013年6月底,免费午餐基金募款已超过5725万元;自2012年7月正式启动至2013年7月,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募款已超过14457万元。
产业化
4月20日,邓飞走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校园,成为该校emba2013级新生,学费64万元。他破例拿到了两份奖学金。一份是媒体人奖学金,一份是院长奖学金,总共47万元。另外仍需支付的17万元,许小年资助了15万,余下的2万,邓飞自己承担。
去中欧读书,是许小年的建议,“邓飞的团队成员很年轻,干劲都很足,但在管理经验上还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他到中欧系统地学习一下,对团队的发展很有帮助。这也算是我间接地支持民间公益事业吧。”
邓飞明白,许小年是希望他能变得更加严谨、专业、规范。“读书后,最大的感受是决策更加精准。以前做决策,靠的是想象力、天赋和直觉,现在更多的是靠数据、图表和事实。”
另外一个改变是,他开始用经济和商业的眼光,重新打量公益项目。目前,邓飞正努力把针对乡村儿童的四个公益项目整合为“乡村儿童的公益联盟—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希望以联合体形式统一行动。为此,他委托杭州的通策集团开发一个类似天涯的公益社区,将于8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公益社区是一个集群。只有集群才能发展。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公益的产业化。我就是想把公益产业化。”
在邓飞的设计中,这个公益社区网站将超越传统,更强调可视化。“打开网页就是张地图,地图里覆盖着所有你想要的信息,我要让这些信息更加可视。”邓飞描述称。
网站建好后,邓飞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将成为首批进驻项目。然后,所有愿意帮助乡村儿童的人和资源都可以进来。
“通过这个平台,我就能逐步集合对乡村儿童的所有支援,大家可以一举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的未来,邓飞表现得信心十足。
勇于尝试的名人故事 篇7
勇于尝试的事例一:钟离意为民试药
汉光武帝时期,会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几天之内就死了一万多人。面对这种惨景,县令钟离意寝食不安,他不住地责备自己:"百姓遭难,我无法解救,还算什么父母官!" 钟离意不顾被感染的危险,一家又一家地去慰问病人和家属,并下令用重金招募医生研制新药。几天之后,新药研制出来了,就是不敢马上给病人喝,因为其中有几味有毒的草药,不知会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这时钟离意说:"这不是很简单吗?让我来试就是了。"说完,不顾大家竭力阻挡,伸手夺过药就喝了下去。他喝过之后,没有中毒的迹象,于是药就被分发了下去。很快,瘟疫被控制了,钟离意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勇于尝试的事例二:
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的父亲曾经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但是父亲说:“如果这些石头可以搬走的话,那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他也就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哪里搬得完呢?”有一天,父亲进城买马去了,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她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就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的时间,我们就把石头搬光了。因为它们并不像父亲想像的那样,是一座座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的。"
勇于尝试的事例三:再试一次,希望也许就在眼前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创刊时,前景并不被看好。杂志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发行量,决定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百人把自己摆在黑人的地位上,换一个角度思考黑人的处境问题。他想,如果能请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利诺来写这样一篇文章,结果将会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不管是对杂志的发行量还是对黑人问题来说都是如此。于是,他给总统夫人写了一封言辞非常恳切的信。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她太忙,没有时间写。但是约翰逊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又给她写了一封信,结果还是被回绝了。 以后,每隔半个月,约翰逊就会准时给总统夫人写一封信,言辞也更加恳切。
后来,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约翰逊所在的芝加哥市,会在该市逗留两天。约翰逊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给她发了一份电报,请她在芝加哥期间抽空给《黑人文摘》写篇文章。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罗斯福夫人吧,这一次她没有拒绝,她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寄给了《黑人文摘》。消息传出后,全国都知道了。一个月内,《黑人文摘》的销售量就从2万份激增到15万份。
勇于尝试的事例四:勇于尝试
在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勇于尝试的事例五: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据记载,当时英国有个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云南美洲游历,第一次见到番茄,就被它艳丽的色彩所深深吸引,于是就把它带回了英国,作为稀世珍品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示对爱情的忠贞。此后,番茄便有了"爱情果"的美名。
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人冒险吃了番茄,从此知道了它的食用价值。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番茄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于是他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壮着胆子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